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的《红楼梦》作者研究
被引:30
作者
:
施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施建军
机构
: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来源
:
红楼梦学刊
|
2011年
/ 05期
关键词
:
《红楼梦》作者;
支持向量机;
文言虚词;
文本分类;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 [《红楼梦》研究与评论];
学科分类号
:
050105 ;
摘要
:
《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运用计算机人工智能中的支持向量机技术、以44个文言虚字频率为特征向量,对《红楼梦》120回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证明,从第81回开始的后40回和前80回在写作风格上存在明显差别,从技术的角度确认了《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为两人所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证明了红学界多年来的推断。另一方面也说明,利用文言虚字作特征向量,计算机人工智能的支持向量机技术可以有效地区分古典文学作品的作者。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5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以《红楼梦》120回为样本进行其作者聚类分析的可信度问题研究
[J].
施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施建军
.
红楼梦学刊,
2010,
(05)
:318
-335
[2]
基于句类特征的作者写作风格分类研究
[J].
张运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运良
;
朱礼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朱礼军
;
乔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乔晓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全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09,
(22)
:129
-131+223
[3]
《红楼梦》成书新说
[J].
李贤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贤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5)
:3
-16
[4]
从数理语言学看后四十回的作者——与陈炳藻先生商榷
[J].
陈大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大康
.
红楼梦学刊,
1987,
(01)
:293
-318
[5]
“《红楼梦》成书新说”难以成立——与李贤平同志商榷[J]. 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1)
←
1
→
共 5 条
[1]
关于以《红楼梦》120回为样本进行其作者聚类分析的可信度问题研究
[J].
施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施建军
.
红楼梦学刊,
2010,
(05)
:318
-335
[2]
基于句类特征的作者写作风格分类研究
[J].
张运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运良
;
朱礼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朱礼军
;
乔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乔晓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全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09,
(22)
:129
-131+223
[3]
《红楼梦》成书新说
[J].
李贤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贤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5)
:3
-16
[4]
从数理语言学看后四十回的作者——与陈炳藻先生商榷
[J].
陈大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大康
.
红楼梦学刊,
1987,
(01)
:293
-318
[5]
“《红楼梦》成书新说”难以成立——与李贤平同志商榷[J]. 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