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生育权的法理问题研究——兼评《婚姻法解释(三)》第9条

被引:21
作者
周永坤
机构
[1] 南京工业大学
关键词
生育权; 丈夫; 公法意义; 私法意义; 婚姻法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9 [婚姻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从本世纪开始,丈夫的生育权之诉案件上一直存在两种正相反对的判决,理论上对丈夫有无生育权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的生育权分积极与消极两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消极意义上的"不生育自由权",这是对抗丈夫的私法意义上的权利。《计生法》规定的是公民对抗国家的、公法意义上权利。在法律上,我国的丈夫只具有对抗国家的公法意义上的生育权,不具备对抗妻子的私法意义上的生育权。《婚姻法解释(三)》第九条隐含了对妻子"不生育自由权"的否定,不合法且对妇女权益构成了损害,也违反当今国际潮流,建议废止。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医疗 法律与生命伦理.[M].黄丁全著;.法律出版社.2004,
[2]  
美国联邦宪法论.[M].陆润康著;.书海出版社.2003,
[3]  
宪法决策的过程.[M].[美]保罗·布莱斯特(PaulBrest)等编著;张千帆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   生育权的性质及法律规制 [J].
李景义 ;
焦雪梅 .
甘肃社会科学, 2014, (03) :105-108
[5]   以生育权冲突理论为基础探寻夫妻间生育权的共有属性——兼评“婚姻法解释(三)”第九条 [J].
潘皞宇 .
法学评论, 2012, 30 (01) :60-66
[7]   夫妻生育权的实现与救济 [J].
王旭霞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 (02) :145-150
[8]   生育权的性别冲突与男性生育权的实现 [J].
张作华 ;
徐小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2) :129-136
[9]   论两性生育权的平等 [J].
苏海健 .
菏泽学院学报, 2005, (06) :56-60
[10]   论女性作为生育权的主体 [J].
周鸿燕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6) :30-3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