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安徽省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23
作者:
郑文升
[1
,2
]
姜玉培
[1
,2
]
卓蓉蓉
[1
,2
]
闰记影
[3
]
王晓芳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
[3]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近邻效应;
安徽省;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2.01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选取安徽省全部78个县级经济区域作为网络节点,采用修正后的1996年、2004年及2013年的经济联系强度反映节点之间的联系,运用GIS工具和社会网络、空间马尔科夫等方法分析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安徽省县际经济联系网络密度不断增强,县际经济联系逐渐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2合肥中心城区一直处于网络中心,经济扩散能力不断增强;3无为、怀远、肥东等县逐渐成为衔接地区经济联系的"门户节点";4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具有分层集聚特征,基本上形成"四大八小"的空间格局;5影响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的因素主要包括要素集聚与扩散、空间近邻作用、交通可达性改善、政策激励与引导。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3
页数:9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