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72
作者
秦伯强
罗潋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南京
关键词
形态特征; 水量平衡; 富营养化; 水产养殖;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 ,水域面积为 2 338km2 ,平均水深 1.9m ,最大水深不足 2 .6m ,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 ,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 ,大部分入湖洪水通过位于东太湖的太浦河及东北部的望虞河分别排入黄浦江与长江 ,由于出入湖河道的特殊位置 ,使得太湖南部的换水周期较短而北部较长。近几十年来 ,太湖由于污染而逐步呈现富营养化特征 ,污染物主要来自北部的无锡市和常州市 ,通过河道排入太湖北部的五里湖与梅梁湾 ,因此上述两地的水质较南部差。在东太湖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大 ,亦呈现出富营养化特征 ,并殃及该地区的供水 ,加之该地区为太湖主要的泄洪通道 ,因此泥沙淤积严重 ,而且水生植物生长旺盛 ,呈现出明显的沼泽化趋势 ;在太湖四周地区 ,由于湖泊围垦和水利工程建设 ,其污染净化能力将降低 ,从而加速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太湖所面临这些问题 ,有待于强化湖泊科学管理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 [J].
高俊峰 ;
闻余华 .
地理学报, 2002, (02) :194-200
[2]   太湖地区的圩及其对洪涝的影响 [J].
高俊峰 ;
韩昌来 .
湖泊科学, 1999, (02) :105-109
[3]   高密度网围养鱼对水生植被的影响及生态对策探讨 [J].
杨清心 ;
李文朝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1) :83-88
[4]   大水面网围精养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J].
吴庆龙,陈开宁,高光,范成新,季江,隋桂荣,周万平 .
水产学报, 1995, (04) :343-349
[5]   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 [J].
陈吉余 ;
虞志英 ;
恽才兴 .
地理学报, 1959, (03) :201-220
[6]  
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M].秦伯强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7]  
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M].黄宣伟.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7-5084-0450-5
[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集刊.[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集刊》编辑部编;.科学出版社.1993,
[9]  
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M].严钦尚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0]  
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M].杨怀仁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