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螺旋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被引:69
作者
涂俊
吴贵生
机构
[1]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
关键词
三重螺旋模型; “产官学”关系; 学术的“二次革命”;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06.03.01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三重螺旋模型强调“产官学”三方的互动关系。该模型指出,大学在经济和技术创新中应承担更多的任务,还主张通过“产官学”合作来推动知识发展和产业化。本文简要回顾该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结构,并介绍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基于此,本文认为三重螺旋模型形成于发达国家和高技术产业背景,在我国创新实践中应当谨慎地吸收和采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难点与对策 [J].
刘斌 .
中国科技论坛, 2003, (02) :22-23+30
[3]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J].
顾新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6) :32-37
[4]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 [J].
周亚庆 ;
张方华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02) :44-45
[5]   论知识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螺旋运动 [J].
张明之 ;
刘刚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0, (06) :39-43
[6]   论“官、产、学”结合 [J].
王德保 ;
徐振明 ;
王久春 ;
王岩 .
科技管理研究, 1997, (04) :18-21
[7]   关于改进和完善“官、产、学”结合的思考 [J].
张彦,傅晴 .
科技与经济, 1995, (05) :27-28+37
[8]  
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冯之浚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