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必须发挥受扶主体的能动性——基于贵州黔西南州的调查及思考

被引:16
作者
李宇军 [1 ]
张继焦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易地扶贫搬迁; 主体能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4 [移民];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从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可以看到,群众作为受扶对象,影响着资源配置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过程。各级党员干部逐渐意识到,要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通过改变"单边行政"的旧方式,逐渐形成以群众为中心的政府服务作风;通过"与民共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传统,逐渐拉近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具体工作中,已经摸索出几种以群众为中心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推行"两会三书六表",精准锁定搬迁对象;巧用"杠杆"原理,撬动群众的搬迁愿意;运用"五共"工作流程法,让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参与式发展”研究综述 [J].
张晨 ;
李天祥 ;
曹芹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1 (05) :23-25
[2]  
国家的视角.[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