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支配性之教义重述

被引:22
作者
袁野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直接支配; 意思支配; 利用; 法律支配; 归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第114条第2款中的"直接支配"的通说释义存在混淆事实关系和法律关系的重大问题。意思支配仅指向事实层面人对物的利用关系,将其与"直接支配"绑定的做法误将创设物权之目的纳入了物权的内容,完全脱离了物权的法律语境。在事实和法律二分的语境下,法律上的"支配"教义的实质在于归属。物权归属既与物权法的基本功能相契合,又与"排他"教义紧密承接,原有的对"直接"教义的解释的缺陷亦可因此消除。《民法典》第205条中的"归属和利用"与人对物的事实支配相呼应,尤其要注意的是,该条中的"归属"教义与《民法典》第114条第2款中的"归属"释义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第三种体例:从《民法通则》到《民法典》总则编 [J].
朱庆育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 26 (04) :77-90
[2]   《民法典》制度革新的三个维度:世界、中国和时代 [J].
谢鸿飞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 26 (04) :61-76
[3]   物权的关系本质 基于德国民法概念体系的检讨 [J].
张永健 .
中外法学, 2020, 32 (03) :720-742
[4]   民法典担保权编的立法模式研究 [J].
马俊驹 ;
邵和平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 25 (01) :162-180
[5]   物权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物权法》第2条的法教义学解读 [J].
李永军 .
比较法研究, 2018, (02) :24-38
[6]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分解与保留——论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律构造 [J].
马俊驹 ;
丁晓强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3) :141-150
[7]   知识产权客体新论 [J].
何敏 .
中国法学, 2014, (06) :121-137
[8]   “法不禁止皆自由”的私法精义 [J].
易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4) :121-142+207
[9]   中国物权概念的反思与批判 [J].
申惠文 .
河北法学, 2014, 32 (03) :58-66
[10]   母权—子权结构的理论及其价值 [J].
崔建远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27 (02) :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