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30
作者
谢子远
机构
[1] 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集聚效应; 高新技术企业; 均值检验;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4.05.016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把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细化为要素集聚效应、人才集聚效应、创新集聚效应、生产力促进效应四个维度,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比较对象,运用配对样本均值t检验,基于2007-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各个维度上,高新区企业均明显优于比较对象,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十分显著,对区内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但各高新区存在个体差异,在发展中宜区别对待。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路径分析——以大庆高新区石油石化装备产业为例 [J].
王瑞华 ;
吕明柱 ;
孟岩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5) :82-87
[3]   西部国家级高新区的集聚经济效应 [J].
方莹 ;
袁晓玲 ;
张宝山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1 (01) :62-64+94
[4]   网络组织的知识流动结构与国家高新区集聚创新机理 [J].
李永周 ;
姚婳 ;
桂彬 .
中国软科学, 2009, (05) :89-95
[6]   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测度体系研究 [J].
李强 ;
韩伯棠 .
中国管理科学, 2007, (04) :130-137
[7]   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 [J].
王栋 ;
韩伯棠 .
科研管理, 2007, (S1) :163-170
[8]   我国高新区集聚功能评价研究 [J].
田新豹 ;
李玉梅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01) :81-84
[9]   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 [J].
迈克·E.波特 ;
郑海燕 ;
罗燕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 (02) :21-31
[10]  
Firm innovation in policy-driven parks and spontaneous clusters: the smaller firm the better?[J] . Kuo-Feng Huang,Chwo-Ming Yu,Dah-Hsian Seetoo.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20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