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典理论的中国劳动力流动分析

被引:3
作者
章磷 [1 ,2 ]
王福林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
[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转折点;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09.03.011
中图分类号
F24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劳动力流动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受市场和制度的约束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就整体流动进程而言经典劳动力流动理论仍具有指导意义。不同劳动力流动理论在理论依据、基本假设、流动模型及动力来源等方面不同,通过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劳动流动的实践,研究得出中国目前劳动力流动尚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的结论,并提出推进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动力应是多元化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以及现行的土地流动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劳动力流动的瓶颈。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发展阶段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演变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07, (12) :25-29
[2]   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力保护 [J].
黎煦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04) :60-66
[3]   劳动力供求“拐点”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 [J].
王诚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6) :2-10+95
[4]   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 [J].
包小忠 .
经济学家, 2005, (04) :55-60
[5]  
增长和发展[M]. 商务印书馆 , (美) 费景汉, 2004
[6]  
发展经济学[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谭崇台主编, 2000
[7]  
二元经济论[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美)刘易斯(Lewis, 1989
[8]  
改造传统农业[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