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治理:主体、机制和领域

被引:19
作者
王传兴
机构
[1]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北极治理主体; 北极治理机制; 北极治理领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冷战结束后,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北极地区自然环境变化以及国家间政治向全球政治演进所导致的北极地区社会环境变化,合力推动着作为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环节的北极治理的发展。北极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课题,它涉及北极治理主体、北极治理机制和北极治理领域等方面的内容。其总体特征分别表现为:其一,基于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两种不同理念,北极治理主体呈现出以国家行为体为主、多元行为体共存的局面;其二,出于北极治理的有效性考虑,北极治理机制正由"软法"向"硬法"方向发展;其三,由于北极治理的复杂性,北极治理领域处于传统安全议题与非传统安全议题相交织的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北极环境治理的法律路径分析与展望 [J].
刘惠荣 ;
陈奕彤 ;
董跃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2) :1-4
[3]   20世纪初期北极地区领土争端及其解决 [J].
胡德坤 ;
邓肖亭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 64 (01) :87-92
[4]   探析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的控制问题 [J].
郭培清 ;
管清蕾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2) :6-10
[5]   论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架构 [J].
巴里布赞 ;
余潇枫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1) :113-133+157
[6]   论北极原住民的人口结构与社会问题——以加拿大为例 [J].
潘敏 ;
张侠 ;
凌晓良 ;
李升贵 .
世界地理研究, 2009, 18 (03) :128-135
[7]   美国北极政策研究 [J].
白佳玉 ;
李静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20-24
[8]   冬季北极海冰面积异常与中国气温变化之间的年际关系 [J].
解小寒 ;
杨修群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549-561
[9]   全球政治的要义及其研究 [J].
蔡拓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4) :29-35+4
[10]   “非传统安全”解析 [J].
朱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4) :13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