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生红豆天然林主要树种生态位研究

被引:14
作者
袁丛军 [1 ]
喻理飞 [1 ]
安明态 [1 ]
王茂师 [2 ]
严令斌 [1 ]
余德会 [3 ]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院
[2]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3] 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岩生红豆; 种群;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比例; 生态位重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对贵州省岩生红豆(Ormosia saxatilis)天然林群落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群落不同层次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两指数测定的生态位宽度值存在较大差异,但前几位顺序基本一致;2)在乔木层中,岩生红豆、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朴树(Celtis sinensis)、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等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值,其B(SW)i和B(H)i值分别为0.6559、0.5113、0.3635、0.3369和0.9086、0.4545、0.4071、0.3298;3)在灌木层中,岩生红豆、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等也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值;4)物种生态位宽度大小体现其对环境的适应范围,宽度越大,适应能力就越强;5)物种生态位宽度大小与生态位重叠值之间有密切关系,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对间一般具有较大的重叠值,生态位宽度较大物种与其它物种间往往具有较大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重叠值,重叠值越大,其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就越大,竞争就会越激烈。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3+528 +5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两种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天然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J].
袁丛军 ;
安明态 ;
严令斌 ;
李鹤 ;
王茂师 .
南方农业学报, 2013, 44 (02) :280-284
[2]   阿尔山地区兴安落叶松林下植物种群生态位 [J].
李菁 ;
骆有庆 ;
石娟 ;
马凌云 ;
陈超 .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 (05) :651-658
[3]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林优势种群生态位 [J].
胡正华 ;
钱海源 ;
于明坚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670-3677
[4]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研究 [J].
张华海 .
种子, 2009, (06) :68-72
[5]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J].
胡正华 ;
吴芳芳 ;
刘巧辉 ;
陈书涛 ;
陈魁 ;
于明坚 .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03) :330-334
[6]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资源研究 [J].
张华海 .
种子, 2009, 28 (04) :63-67
[7]   秦岭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J].
史小华 ;
许晓波 ;
张文辉 .
植物研究, 2007, (03) :345-349
[8]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J].
胡正华 ;
于明坚 ;
彭传正 ;
丁炳扬 .
生态环境, 2004, (04) :619-621+629
[9]   贵州特有药用植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评价 [J].
孙超 ;
张勇民 .
中草药, 2004, (11) :115-119
[10]   粤北天然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苏志尧 ;
吴大荣 ;
陈北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