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轨六步法”式的产业政策:解读、疑惑与评述——与林毅夫教授商榷

被引:1
作者
白让让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结构经济学; 产业政策; 增长甄别; 因势利导; 学术评论;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3152
中图分类号
F062.9 [产业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摘要
在林毅夫教授构建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理论框架中,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要使这种优势转为市场竞争力,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就要遵循“两轨六步法”式的行动纲领,指导有为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降低交易费用,使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最终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超越。对这一范式的解读发现,它存在着产业政策定义多变、潜在比较优势难以量化、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界限不清、产业分类标准不统一等多个缺陷,导致它的逻辑体系和产业政策指南不能无缝对接。就该框架的一致性、连贯性和条理性而言,还存在诸多学理上的问题或错误不能称之为产业政策研究的范式革命。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6+215 +21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 [J].
蔡昉 ;
林毅夫 ;
张晓山 ;
朱玲 ;
吕政 .
经济学动态, 2018, (08) :4-17
[3]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 [J].
林毅夫 ;
付才辉 .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20
[4]   产业政策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J].
林毅夫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9 (02) :148-153
[5]   “双一流”建设与经济学发展的中国贡献 [J].
田国强 .
财经研究, 2016, 42 (10) :35-49
[6]   不可能实现的范式转换?——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J].
本法因 ;
艾丽莎范瓦扬贝尔热 ;
马春文 ;
马星程 .
社会科学战线, 2015, (07) :238-254
[7]   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产业政策 [J].
林毅夫 .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4, (10) :12-14
[8]  
新结构经济学思与辩.[M].王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9]  
增长的方法.[M].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布鲁斯·格林沃德.中信出版社.2017,
[10]  
战胜命运.[M].林毅夫;塞勒斯汀·孟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