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

被引:10
作者
王毅杰
史秋霞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参照群体; 身份意识;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在回顾身份意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南京某民工学校的实地调查资料,力图勾勒在不同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身份意识的可能架构,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是在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下建构而成的,外部因素包括制度衍生的群体差别、外群体的态度与行为,内部因素包括刻板印象的内化与强化以及提高自尊的动机驱使。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转型期北京中下阶层市民的社会认同问题[J]. 高雯蕾.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02)
[2]  
转型期北京中下阶层市民的社会认同问题[J]. 高雯蕾.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 (02)
[3]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J].
赵志裕 ;
温静 ;
谭俭邦 .
社会学研究, 2005, (05) :202-227+246
[4]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J].
李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25-136+207
[5]  
“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J]. 唐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S1)
[6]   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 [J].
段成荣 ;
周皓 .
人口与经济, 2001, (01) :5-11
[7]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 译林出版社 , (美) 默顿 (Merton, 2006
[8]  
民族社会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马戎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