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编纂:观念、愿景与思路

被引:82
作者
薛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 法律重述; 民法总则; 债法总则;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5.04.003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行取决于对法典观念的合理定位。大陆法系从罗马法以来,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法典观念。中国民法典编纂应遵循汇编式、重述式的法典观念。中国的民事立法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实现民事立法的科学化,补充制度缺漏。民法典编纂还有助于建构合理的中国民法的法源体系,清晰界定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界限。民法典编纂对于体系的考虑,需要服务于实践的考虑,不宜为了追求体系建构而破坏已经形成的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民法典编纂对于总则编的内容安排应当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主要考虑因素,注重提供具体规范。民法典编纂在思路上,应采取整体推进,一次性编纂完毕。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6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民法典编纂与法官“造法”:罗马法的经验与启示 [J].
薛军 .
法学杂志, 2015, 36 (06) :23-32
[2]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不安抗辩、解除及债务承担 [J].
崔建远 .
法学研究, 2013, 35 (06) :73-87
[3]   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建构 [J].
谢鸿飞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98-116+206
[4]   意大利的判例制度 [J].
薛军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1) :84-91
[6]   盖尤斯无体物概念的建构与分解 [J].
方新军 .
法学研究, 2006, (04) :88-101
[7]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 [J].
曹士兵 .
中国法学, 2006, (03) :175-181
[8]   思考一部新民法典 [J].
鲁多尔夫·萨科 ;
薛军 .
中外法学, 2004, (06) :643-647
[9]   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 [J].
陈春龙 .
中国法学, 2003, (01) :23-31
[10]  
罗马法研究历史导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 乔洛维茨,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