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以来劳动力商品化和雇佣关系的发展——波兰尼和马克思的视角

被引:57
作者
孟捷 [1 ]
李怡乐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资本论》与当代问题研究中心
[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化; 中国改革; 波兰尼; 马克思; 社会保护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1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本文首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劳动力商品化的政治经济学含义,辨析了劳动力商品化与无产阶级化在概念上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五个主要的方面概述了改革以来劳动力商品化以及雇佣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制度因素之于劳动力商品化或去商品化的影响。最后简略地回顾了近年来针对劳工的社会保护运动的崛起,以及以波兰尼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框架之于中国经验的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106
页数:33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关于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问题的文献评述 [J].
王向 ;
聂鹏 .
经济评论, 2013, (02) :138-144
[2]   非自由劳工与现代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多样性 [J].
孟捷 ;
李怡乐 ;
张衔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0 (06) :1-6
[3]   变革中的劳动关系研究:中国劳动争议的特点与趋向 [J].
程延园 ;
王甫希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08) :5-19
[4]   社会保障制度非商品化的国际比较与战略取向 [J].
周蕾 .
改革, 2012, (07) :104-111
[5]   无产阶级化历程:理论解释、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J].
刘建洲 .
社会, 2012, 32 (02) :51-83
[6]   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 [J].
黄宗智 ;
高原 ;
彭玉生 .
开放时代, 2012, (03) :10-30
[7]   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 [J].
胡鞍钢 ;
马伟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7 (01) :16-29+159
[8]   中国的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J].
约翰奈特 ;
邓曲恒 ;
李实 ;
杨穗 .
管理世界, 2011, (11) :12-27+187
[9]   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学动态, 2011, (09) :9-16
[10]   劳动生产率的年龄差异与刘易斯转折点 [J].
章铮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8) :12-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