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增强的虚无主义面向及其超越

被引:3
作者
张灿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超人类主义; 缺陷与完美; 虚无主义; 生命权力;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2.04.008
中图分类号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作为“增强革命”和“设计进化”的人类增强旨在利用技术扩展人的可能性和通达完美,在本体层面建构了“人—后人类”的形而上学,走向了存在虚无主义;在价值层面预设了“缺陷—完美”的二元对立,走向了价值虚无主义;在伦理层面把人类增强看作是基于技术决定论的绝对自由选择,从而导致伦理原则陷入相对主义境地。面对人类增强的虚无主义面向,在“我→物”和“物→我”的人与技术相互建构中,人类增强作为人类自我创造和本质力量彰显的技术实践不再仅仅通向虚无主义,而是辩证地蕴藏着积极的生命权力的建构。如何规避虚无、扬弃积极,关键是超越抽象意义上的技术分析,在“技术实践—伦理语境”中分层次地研判人类增强的动态伦理问题,且要防止生命资本主义和生命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张扬。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从本质主义走向关系主义——人类增强技术伦理研究的“本质论”迷失及其理论突围 [J].
岳兵兵 ;
陈高华 .
医学与哲学, 2021, 42 (07) :24-28
[2]   超人类主义:人的完善化与非政治化 [J].
朱彦明 .
哲学动态, 2020, (09) :87-95+129
[3]   当代生命技术与生命政治的联结——以罗斯生命政治论述为中心的考察 [J].
林秀琴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 36 (08) :62-68
[5]   人类增强可以作为道德义务吗?——约翰·哈里斯“人类增强进化论”解析 [J].
刘铮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1) :8-13
[7]   阿玛蒂亚·森和玛莎·努斯鲍姆关于可行能力理论的比较研究 [J].
杨兴华 ;
张格儿 .
学术论坛, 2014, 37 (02) :31-34
[9]   论康德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兼与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的比较 [J].
谭杰 .
道德与文明, 2011, (04) :59-64
[10]   技术实践: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不竭源泉 [J].
乔瑞金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03)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