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历程回顾与变迁评判

被引:14
作者
邵传林
冯振东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人民公社; 利益集团; 意识形态理论;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09.10.009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农地制度与改革开放以来共有私用型农地制度。文章认为,大政治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偏好在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决定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创新在边际上的不断积累终会使正式制度偏离其锁定路径;公社型的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不高,但在某些方面却比家庭联产经营制具有优势;农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只在短期内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农村土地银行的运作机理与政策测度 [J].
邵传林 ;
霍丽 .
改革, 2009, (07) :83-88
[2]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6) :99-110+207
[3]   中国农村改革30年:历程、经验和前景展望 [J].
孔祥智 ;
涂圣伟 ;
史冰清 .
教学与研究, 2008, (09) :19-25
[5]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一个历史分析视角 [J].
邓宏图 ;
崔宝敏 .
南开经济研究, 2007, (06) :118-141
[6]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J].
刘广栋 ;
程久苗 .
中国农村观察, 2007, (02) :70-80
[7]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J].
乔榛 ;
焦方义 ;
李楠 .
经济研究, 2006, (07) :73-82
[9]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J].
邵彦敏 .
理论学刊, 2005, (10) :90-93
[10]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J].
周黎安 ;
陈烨 .
经济研究, 2005, (08) :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