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

被引:64
作者
温亮 [1 ]
游珍 [1 ,2 ]
林裕梅 [3 ,4 ]
王秀芬 [5 ]
陈金辉 [2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 宁国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目的]试图在保证区域各类用地合理配置、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对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多层次、多指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为研究试点,从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3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承载指数法建立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结果]揭示了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现状为"可载"状态,符合宁国市实际情况。[结论]认为应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切实有效地融入政府管理工作当中,需进一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发,职能部门需统筹建立动态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J].
姜秋香 ;
付强 ;
王子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1) :319-324
[2]   中国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从分县到全国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张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865-875
[3]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J].
刘毅 ;
陈吉宁 ;
何炜琪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6) :1249-1255
[4]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J].
封志明 ;
刘玉杰 .
资源科学, 2004, (04) :2-10
[5]   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248-254
[6]   中国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研究 [J].
郑振源 .
中国土地科学, 1996, (04) :33-38
[7]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J].
封志明 .
中国土地科学, 1994, (03) :1-9
[8]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项目研究方法概论 [J].
陈百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1, (03) :197-205
[9]  
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M]. 气象出版社 , 陈百明主编, 2001
[10]  
中国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石玉林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