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偏差、政治背离与农村社会的失序——基于鲁中箫村村委行为逻辑的案例研究

被引:5
作者
允春喜 [1 ]
徐西庆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庄秩序; 政治背离; 角色偏差; 社会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旧村改造过程中,农村呈现一定程度的失序状态,村委对乡村秩序的影响日益显现。国家—村庄的二元互动解释逐渐乏力,"国家—乡镇—村委—村民"的四元结构呈现。通过鲁中地区艾镇箫村的案例发现,村委承担着"国家权力触角""村务管理者"和"地方熟人"的任务,村委扮演这些角色时的"偏差"就使得村庄秩序混乱。此种偏差可在"政治背离——组织、制度与政治约束缺陷"的解释框架中得到解释,村民行动也经历了"求利行动—生存行动—生存斗争"的转变。因此,应在社会治理结构中反思政治背离,建立面向人本、面向合作的新型治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5+152 +152-15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基础研究——以川西平原W区H村的发展实践为例 [J].
明亮 ;
王苹 .
天府新论, 2015, (06) :120-126
[2]   基层秩序何以可能——传统地方社会治理的理论视角及其评述 [J].
朱静辉 ;
吴素雄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4, 36 (04) :100-107
[3]   中国城市政府支出政治分析 [J].
何艳玲 ;
汪广龙 ;
陈时国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7) :87-106+206
[5]   农地产权“有意的制度模糊说”质疑 [J].
陈胜祥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6) :3-9
[9]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10]   制造同意:基层政府怎样吸纳民众的抗争 [J].
张永宏 ;
李静君 .
开放时代, 2012, (07)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