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城镇化的异化样态反思及积极建设思路

被引:37
作者
秦玉友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城镇化; 教育城镇化; 异化;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7.06.003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从教育城镇化与城镇化协调性看,出现了教育排斥型城镇化、教育吸引型城镇化与撤校推动型城镇化三种教育城镇化异化样态。教育城镇化异化对城乡教育以及卷入异化的教育城镇化中的学生与家庭产生不良影响,人口流入主导型城市教育扩容压力大,随迁子女入学难;教育发展不均衡县域的县镇巨班大校问题突出,进城上学代价大;学龄人口减少的乡村学校小规模化,学生去留困扰多。针对上述问题,需要研究教育城镇化的积极发展思路,走出城乡教育的优劣思维,建立城乡教育特质思维;体现向农性、城乡积极差异,推进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化;优化城乡教育组织治理行为,建立问题友好型教育城镇化治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城镇教育扩容压力传递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 [J].
秦玉友 .
教育研究, 2017, 38 (01) :30-38
[2]   2016—2030年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需求预测 [J].
秦玉友 ;
宗晓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1) :8-21
[3]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巩固成就与跨越陷阱 [J].
秦玉友 .
教育与经济, 2016, (06) :30-35
[4]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 [J].
段成荣 ;
杨舸 .
人口研究, 2009, 33 (06) :1-12
[5]  
“大班额”何时才能“消肿”[N]. 张学军.中国教育报. 2009 (001)
[6]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