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冀南农村家庭形态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跃生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民国年间; 冀南农村; 家庭形态;
D O I
10.13469/j.cnki.zgshjjsyj.2003.03.003
中图分类号
K258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本文利用档案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对冀南农村土改前的家庭形态进行了探讨。特别是不同阶级家庭中家庭形态的差异作了分析。根据本项研究,土改前各个村庄核心家庭均是多数,但它还只是一个简单的多数。富裕中农以上家庭中复合家庭占较高比重,或者说,复合家庭是富裕自耕农努力维持的家庭形态。但对贫农、佃农和佣工家庭来说,谋生的压力使大家难以相互顾及,缺少组成大家庭的经济条件。 冀南农村的家庭规模土改前基本上保持在5口的水平。家庭规模大小与人均土地数量有很大关系。但这不等于说,人均土地数量最多的地主,家庭规模就最大。整体上看,富裕自耕农或者说上中农、富农的家庭规模相对最大。无地者因生存条件差,抚养人口的能力低,家庭规模最小。 土改前,冀南农村3代同居家庭占一定比例,但2代家庭都是比例最大的家庭类型。调查数据揭示出这样的特征:2代户以核心家庭为主,3代户以直系家庭为主,2代家庭中有较高比例的直系和复合家庭。子代婚后没有及时生育,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直系家庭仍以两代为主,它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传统社会早婚未能实现早育现象的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礼记.婚义....,
[2]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葛剑雄译;何炳棣著;.三联书店.2000,
[3]  
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M].王跃生著;.法律出版社.2000,
[4]  
中国人口造势新论.[M].段纪宪著;.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
[5]  
费孝通文集.[M].费孝通著;.群言出版社.1999,
[6]  
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M].杨子慧主编;.改革出版社.1996,
[7]  
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M].郭德宏著;.青岛出版社.1993,
[8]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1986,
[9]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M].李景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