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规划关键问题与研究展望

被引:195
作者
张建华 [1 ]
曾博 [1 ]
张玉莹 [1 ]
刘大川 [1 ]
杨煦 [1 ]
李晨 [2 ]
刘文霞 [1 ]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四川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中心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了; 低碳经济; 可再生能源; 优化规划方法; 主动网络管理;
D O 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014.02.002
中图分类号
TM715 [电力系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面对资源环境压力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电力工业亟待低碳转型。主动配电网(ADN)有机整合先进信息通信、电力电子及智能控制等技术,为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与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对支撑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ADN的技术特点及内涵理念;其次,结合国内外相关示范工程,阐述了ADN的技术可行性及其低碳潜力;在此基础上,重点对ADN规划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与传统配电网及微电网技术进行对比,提出了ADN规划一般性框架;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电力负荷预测、规划资源特性、集成设计模式、优化规划方法及成本效益分析等5个方面提出了该领域的关键问题和未来主要研究方向,并深入分析了其中的研究难点;最后,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提出了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分时电价下用户响应行为的模型与算法 [J].
刘继东 ;
韩学山 ;
韩伟吉 ;
张利 .
电网技术, 2013, 37 (10) :2973-2978
[2]   智能直流配电网研究综述 [J].
宋强 ;
赵彪 ;
刘文华 ;
曾嵘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5) :9-19+5
[3]   主动配电系统可行技术的研究 [J].
范明天 ;
张祖平 ;
苏傲雪 ;
苏剑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2) :12-18+5
[4]   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容量的改进优化配置方法 [J].
徐林 ;
阮新波 ;
张步涵 ;
毛承雄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25) :88-98+14
[5]   主动配电网技术及其进展 [J].
尤毅 ;
刘东 ;
于文鹏 ;
陈飞 ;
潘飞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8) :10-16
[6]   智能配电网中微电网的多目标优化配置 [J].
王兆宇 ;
艾芊 .
电网技术, 2012, 36 (08) :199-203
[7]   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中电力用户需求指标集的构建 [J].
王彬 ;
何光宇 ;
陈颖 ;
胡长金 ;
闾海荣 .
电网技术, 2012, 36 (06) :21-26
[8]   环境友好型城网规划双层决策模型及其协调局势算法 [J].
张建华 ;
曾博 ;
董军 ;
田廓 ;
刘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0) :9+56-64
[9]   含微网的配电网接线模式探讨 [J].
缪源诚 ;
程浩忠 ;
龚小雪 ;
王立峰 ;
姚良忠 ;
Bazargan Masoud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01) :17-23+28
[10]   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J].
王彬 ;
何光宇 ;
梅生伟 ;
陈艳波 ;
刘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2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