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18
作者
蒋和平 [1 ]
赵凤玉 [2 ]
机构
[1]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贸易经济系
[2]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举措;
D O I
10.13615/j.cnki.1004-3985.2011.24.080
中图分类号
G712.0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经历了从规模数量发展到质量内涵提升的转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办学实力得到增强,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有责任和能力参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在学生选拔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选聘、导师制度、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校际合作培养等方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和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积极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J].
洪大用 .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Z2) :41-43
[2]   美、日、欧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J].
张辉 ;
吴松强 .
亚太经济, 2010, (02) :89-92
[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J].
黄立宏 ;
龚理专 ;
李勇军 .
中国大学教学, 2009, (06) :24-26
[5]   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J].
刘建平 .
中国高等教育, 2008, (01) :26-28
[6]   高校拔尖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J].
秦书生 ;
王迎春 .
科学与管理, 2006, (04) :67-69
[7]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J].
潘云鹤 ;
路甬祥 ;
韩祯祥 ;
吕维雪 ;
吴健 .
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1)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