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的绩效专项经费改革及完善思路——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例

被引:20
作者
王莉华
机构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高教所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体制; 绩效拨款; 绩效专项经费;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08.09.013
中图分类号
G649.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导致的旺盛需求与公共支出短缺之间的矛盾面临改革的压力。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逐步采取了绩效专项经费作为按传统的投入因素公式分配的经常性经费的补充之一。其中规模最大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专项资金产生了积极的、显著的影响,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其执行效率、公开性和增强成本与收益意识。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西方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之路及其对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J].
毛寿龙 .
江苏社会科学, 2004, (01) :143-148
[3]  
“211工程”发展报告[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 2007
[4]   TOWARD BETTER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J].
SABATIER, PA .
PS-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1991, 24 (02) :14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