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家庭伦理和女权主义?——《安提戈涅》重新解读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32
作者
苏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
关键词
情境化; 社会变迁; 社会分工; 方法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西方学者对于古希腊著名悲剧《安提戈涅》的法理学或法理学意义的解释在当代中国较有影响的大致有三种,但都有缺憾,且在其中也显现出中国学者在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反对本质主义,坚持语境化进路来解读文本,关注细节,进行多视角的理解和反思,将会避免借助第二手资料做出一种教义化的概括。同时,关注不同文化或学术视角和思路之间的紧张关系亦可在阐释学意义上拓展我们的视野。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复仇与法律——以《赵氏孤儿》为例 [J].
苏力 .
法学研究, 2005, (01) :53-69
[2]   法理学基本问题的形成与演变——对法理学知识谱系的一种考察 [J].
葛洪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02) :62-74
[3]   理性主义绝对化的悲剧——论《安提戈涅》的悲剧实质 [J].
肖四新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3, (02) :65-71
[4]   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 [J].
苏力 .
比较法研究, 2003, (02) :1-15
[5]   黑格尔艺术哲学研究方法概观 [J].
张旭 .
安徽大学学报, 1998, (04) :50-53
[6]   古希腊法律文化视野中的《安提戈涅》 [J].
徐忠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4) :43-49
[7]   简论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 [J].
王国绪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2) :92-98
[8]   文学中的法律:安提戈涅、窦娥和鲍西娅——女权主义的法律视角及检讨 [J].
强世功 .
比较法研究, 1996, (01) :29-43
[9]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古希腊)修昔底德(Thucydides)著;徐松岩;黄贤全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  
正义/司法的经济学.[M].[]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