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播火:知识分子、城市串党及革命下乡——以大别山区早期中共革命为中心的探讨(1920~1927)

被引:29
|
作者
黄文治
机构
[1]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关键词
大别山区; 中共革命; 知识分子; 革命下乡; 动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别山区中共革命最早是由革命知识分子引入的。这些革命知识分子多来自大别山区的地主、富农家庭,最初他们在城市开展活动,因触及新思想而加入中共党团组织,而其串联模式却极为本土化,基本都是利用传统的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同学关系、同宗关系等由复杂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社会资本构件来推展的。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主导下,他们主动或被动性地由城市转回乡村推展乡村农民运动。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他们抱持的还是先前那一套动员模式,走精英主义路线来推展乡村串党、串团事业,虽然组织和发动群众已被提上日程,但那只是细枝末流。总体来说,国共合作破裂之前偏向联络地方精英,之后才专注联络农民。转型的态势极为明显。国共分裂后,动员最广大农民群众夺取政权并建立苏维埃政府,作为中共乡村革命首要目标已被提上征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