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19
|
作者
曾丽君 [1 ]
隋映辉 [1 ,2 ]
申玉三 [3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青岛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与管理研究所
[3] 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科技产业;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 协同发展; 系统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资源型城市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资源型城市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变原有发展模式,选择以科技产业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系统包括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在分析四个子系统各因素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整个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进而构建系统的流图模型,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变量间方程,从而初步建立起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模型真实、有效、可信。可进一步运用该模型进行政策模拟。通过设置四个政策变量,企业R&D投入系数、企业对产学研R&D投入比例、政府对产学研R&D投入比例、产学研运作效率的取值,从而设定了五种模式以进行政策模拟。政策模拟的结果显示:只提高R&D投入并不能有效促进科技产业发展;只提高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而不注重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作效率,也会造成R&D资源的浪费;提高R&D投入的同时全面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促进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的最佳政策模式;R&D资源有限的资源型城市,通过全面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也能较好地促进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协同发展。政府、金融资本、科技中介机构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运作从而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实现"府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协同运作是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是促进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协同发展的最佳政策实施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科技产业与生态矿区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曾丽君
    隋映辉
    申玉三
    [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3, (02) : 121 - 127
  • [2] 中国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实证研究
    曾丽君
    隋映辉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3) : 143 - 149
  • [3]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
    董锁成
    李泽红
    李斌
    薛梅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5) : 12 - 17
  • [4]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煤炭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黄少鹏
    [J]. 中国煤炭, 2006, (07) : 16 - 17
  • [5] 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
    王志宏
    何志强
    [J]. 煤炭学报, 2003, (04) : 348 - 352
  • [6]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应用研究[D]. 袁学良.山东大学 2008
  • [7] Mining and public policy: an alternative view Reply by John E. Tilton[J] . John E.Tilton.Natural Resources Forum . 2009 (1)
  • [8] From Metal Bashing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Service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Mining Clusters in Transition[J] . Peter Warrian,Celine Mulhern.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 2009 (2)
  • [9] Is mining a high-tech industry?[J] . Paul J. Bartos.Resources Policy . 2007 (4)
  • [10] Technological options for waste minimisation in the mining industry[J] . Catherine Driussi,Janis Jansz.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0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