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59
作者
屈小娥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对策;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7.050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文中以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中心展开研究,通过构建涵盖水资源、社会、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实证测算研究了陕西省及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贡献最大;从区域差异看,陕南水资源承载力最大,陕北次之,关中最小;从城市差异看,水资源承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汉中、安康、延安、商洛、宝鸡、西安、榆林、铜川、咸阳和渭南。总体来看,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归结为水资源整体匮乏、人口压力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节水意识不足等方面。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 [J].
王长建 ;
杜宏茹 ;
张小雷 ;
汪菲 ;
张利 ;
李雪梅 .
生态学报, 2015, 35 (09) :2880-2893
[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J].
段新光 ;
栾芳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1) (S1) :119-122
[4]   呼和浩特市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J].
冮明峰 ;
马太玲 ;
孙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9) :60-63
[5]  
河口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郑恺.济南大学.2013, 05
[6]  
榆林市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解艳.西北大学.2011, 08
[7]  
和谐社会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D].卢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