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底栖动物评价水磨河的污染程度——兼论Morisita指数的污染指示意义

被引:3
|
作者
刘建军
机构
[1] 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分布格局; 指示生物; 底栖生物; 生态种组; Morisita; 水磨河;
D O I
10.13292/j.1000-4890.1989.008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引言利用Shannon,Trent,Chandler等记分系统的生物指数进行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在国外比较常用,但这些指数建立在生物分类的基础上,并具有一定的数学背景,要求具有一定生物学专业知识,因此给水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工作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鉴于当前水污染的生态学评价还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标准,故对现行的任何生物学评价方法进行补充、完善都将是有益的。本文拟以1985年水磨河底栖动物调查结果为依据,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试图将Morisita指数与指示生物法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更为简便易行的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4+67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生物指数在评价水磨河水体污染中的应用
    刘建军
    李杨旗
    杨琦
    [J]. 干旱环境监测, 1988, (01) : 32 - 38
  • [2] 昆虫生态学的常用数学分析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邬祥光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