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特征值及其理论蕴涵

被引:9
作者
陶为群 [1 ]
陶川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2]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 特征值; 均衡发展; 结构参数;
D O I
10.19361/j.er.2011.03.001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了借鉴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的数量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本文基于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的特殊结构,将特征值方法探索运用于对其的研究。通过解析两个部类积累相互约束的关系,以及每个部类新创造价值增长与本部类积累和两个部类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得两个部类新创造价值的唯一特征值,也就是唯一的均衡发展速度。给出与特征值对应的全社会和每个部类积累率算式,指出产生特征值的模型结构条件,以及特征值的最大值。从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的视角,通过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对比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特征值的理论蕴涵。最后引用和借鉴《资本论》中的举例,对所论析做了算例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储蓄与劳动就业关系 [J].
陶为群 ;
陶川 .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07) :14-18
[2]   马克思的增长理论与现代增长理论比较研究 [J].
杨继国 .
南开经济研究, 2001, (04) :64-69
[3]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索──兼与西方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比较 [J].
宋则行 .
当代经济研究, 1995, (01) :1-12
[4]  
数理政治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忠任著, 2006
[5]  
宏观经济数量分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马树才主编, 2005
[6]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