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被引:16
作者
凌辉
张建人
黄续
熊恋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自我概念;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1.05.028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当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与其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②根据大学生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总分排序,取上27%人群为积极自我概念组,下27%人群为消极自我概念组。结果:①积极自我概念组在自我同一性的意识获得、人际获得、总体获得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自我概念组;消极自我概念组在自我同一性的意识早闭、意识扩散、人际早闭、人际扩散、总体早闭、总体扩散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积极自我概念组;②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各分量表分(除自我批评之外)与自我同一性获得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自我概念之间关系密切,自我概念越积极,越有利于其自我同一性的获得。
引用
收藏
页码:684 / 68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 [J].
王树青 ;
张文新 ;
纪林芹 ;
张玲玲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6, (03) :221-223+226
[2]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经验研究 [J].
周红梅 ;
郭永玉 .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1) :133-137
[3]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J].
韩晓峰 ;
郭金山 .
心理学探新, 2004, (02) :7-11
[4]   当代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 [J].
乐国安,崔芳 .
心理科学, 1996, (04) :240-242
[5]  
青少年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D]. 王兰锋.河南大学 2005
[6]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叶浩生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