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民工荒”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被引:44
作者
李波平
田艳平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民工荒; 经济增长; 模式转变; 劳动力市场; 比较分析;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1.01.002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根据相关数据和报道,基于发生的背景,从缺工的地区、行业、企业、工种等角度对比分析两轮"民工荒"的差异。通过比较发现,经济发展和企业订单增加是导致两轮"民工荒"发生的相同的直接原因;而低工资、低成本、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导致两轮"民工荒"发生的相同的深层次原因;户籍制度、各种保障制度的严重缺陷是两轮"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两轮"民工荒"折射出农民工主体及价值观念变化很大,惠农政策效果更加显现,区域格局发生更大变化,劳动力分流更加明显;但也揭示了企业的用工模式、管理体制没有改进;说明了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发展步伐缓慢。两轮"民工荒"启示我们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将我国的人口红利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4+112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解读当前扑朔迷离的就业形势 [J].
蔡昉 .
中国发展观察, 2009, (11) :5-8
[2]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 [J].
长子中 .
北方经济, 2009, (09) :7-11
[3]   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 [J].
王美艳 ;
蔡昉 .
广东社会科学, 2008, (06) :19-26
[4]   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的理论分析——“民工荒”的微观经济视角 [J].
胡伟清 ;
张宗益 .
理论与改革, 2007, (04) :77-79
[5]   “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 [J].
刘传江 ;
徐建玲 .
财经问题研究, 2006, (05) :73-80
[6]   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 [J].
包小忠 .
经济学家, 2005, (04) :55-60
[7]   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 [J].
劳动保障部课题组 .
劳动保障通讯, 2004, (11)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