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舆论场

被引:9
作者
林凌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智能技术; 舆论场; 传播节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3 [社会舆论];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050302 ;
摘要
无论是反映论舆论观还是媒介主义舆论观都有内在的冲突性和不适性,难以对复杂的舆论传播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智能技术宏观上从场边界消解维度和场边界再融合维度重塑舆论场边界,微观上从智能功能延伸维度和智能功能性联结维度重塑舆论形态。为了规范智能舆论场,必须用法律保障各种智能舆论主体平等的传播地位;既要加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建设,又要加强自媒体传播力建设,不断提升舆论质量;加强智能技术伦理与法规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5G时代“物”对传播的再塑造 [J].
彭兰 .
探索与争鸣, 2019, (09) :54-57
[2]   5G:一项深刻改变传播与社会的革命性技术 [J].
喻国明 .
新闻战线, 2019, (15) :48-49
[3]   5G新媒体三大应用场景的入口构建与特征 [J].
卢迪 ;
邱子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 41 (07) :7-12
[4]   打造面向5G时代的新型媒体平台——上游新闻的融合发展实践 [J].
刘长发 .
新闻与写作 , 2019, (03) :89-93
[5]   两微一端重大事件信息扩散模式对比研究 [J].
沈阳 ;
冯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 41 (02) :63-67
[6]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传播变革与媒体转型研究 [J].
李燕临 ;
马宁宇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 (01) :6-9
[7]   “两个舆论场”的融合路径探析 [J].
文新良 .
新闻界, 2018, (07) :82-86
[8]   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五个奇点 [J].
国章成 .
理论视野, 2018, (06) :56-64
[9]   简论“两个舆论场”的内涵与价值 [J].
张征 ;
陈海峰 .
当代传播, 2014, (03) :12-14
[10]   “官方舆论场”理论综述及学理探讨 [J].
谢文帅 .
视听, 2013, (06)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