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索

被引:18
作者
吴振东 [1 ,2 ]
过伟敏 [1 ]
艾小群 [2 ]
机构
[1]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民族建筑; 文化遗产; 数字化;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6.04.018
中图分类号
TU-87 [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数字化技术为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便利,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本身的应用特征,以及民族建筑数字化保护的传承保护而带来的仿真、鉴别等多重功能需求,决定了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信息采集和存储工作,而是多种工作的统筹协作。简单而言,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需要从信息要求、数字化功能、数字化标准、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来全面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探析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黔东南州苗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例 [J].
屠飞鹏 ;
姚莉 .
贵州民族研究, 2015, 36 (02) :133-136
[2]   空间生产语境下的城市文化景观失忆与重构 [J].
郭凌 ;
王志章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1 (02) :35-41
[4]  
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王耀希等; 著.人民出版社.2009,
[5]  
乡土建筑保护理论的梳理和研究.[D].刘亚美.昆明理工大学.201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