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的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26
|
作者
行鸿彦 [1 ,2 ]
张金玉 [1 ,2 ]
徐伟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气象观测; 自动与智能观测; 专用与通用观测; 专业与大众观测;
D O I
10.13382/j.jemi.2017.10.001
中图分类号
P412 [探测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技术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介绍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及仪器的现状,阐述了国家对未来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要求,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现代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展望了我国未来自动化、智能化气象观测技术,专用与通用气象观测技术,专业与大众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534 / 1542+1533 +15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高精度硅压阻式气压传感器系统设计
    周晓宇
    张萌颖
    杜利东
    赵湛
    [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7, (04) : 97 - 99
  • [2] 中国地面气温和降水网格化数据精度比较
    廖荣伟
    曹丽娟
    张冬斌
    李元寿
    [J]. 气象科技, 2017, (02) : 364 - 374
  • [3] 几种雨量观测方式比对试验分析
    曾杨
    莫月琴
    王志成
    张雪芬
    刘小钢
    [J]. 气象科技, 2017, (02) : 228 - 233
  • [4] 地基天空背景辐射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凤萤
    梅海平
    武鹏飞
    饶瑞中
    [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7, 12 (02) : 81 - 92
  • [5] DSC2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测雨性能的分析
    李林
    范雪波
    孙雪琪
    崔炜
    张治国
    [J]. 气象, 2016, 42 (08) : 1013 - 1019
  • [6] 网络化天气雷达协同自适应观测技术的实现
    李思腾
    陈洪滨
    马舒庆
    李兆明
    邢峰华
    车云飞
    [J]. 气象科技, 2016, (04) : 517 - 527
  • [7] 用于气象观测的阵列式温度传感器流体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杨杰
    刘清惓
    戴伟
    冒晓莉
    张加宏
    李敏
    [J]. 物理学报, 2016, 65 (09) : 128 - 139
  • [8] 智能气象站与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胡新华
    李嫦
    刘东育
    曾杨
    [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6, 33 (01) : 57 - 60
  • [9] 露、霜自动化观测的研究
    蒲晓虎
    马舒庆
    梁丽
    杜传耀
    [J]. 气象, 2015, 41 (09) : 1152 - 1158
  • [10] 光电式自动日照计性能比对试验与分析
    吕文华
    崇伟
    丁蕾
    [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5, 29 (06) : 928 - 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