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要素精准扶贫路径:补个体还是补集体?——基于江西省横峰县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9
作者
夏方舟
杨雨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贫困治理; 土地要素精准扶贫; 帮扶对象; 路径择优; 扎根理论;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210609.003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3306 ; 0903 ;
摘要
实施土地要素精准扶贫,可以选择帮扶对象为"个体"的直接路径,也可以选择帮扶对象为"集体"而惠及到"个体"的间接路径,究竟选择何种帮扶对象能够实现更好的扶贫效果?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江西省横峰县贫困户与扶贫干部,利用扎根理论比较不同帮扶对象的扶贫效果,识别差异化扶贫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以集体为帮扶对象的间接路径扶贫效果可能优于直接路径。其原因在于,以"集体"作为帮扶对象时,不仅拓荒成本的承担主体更为多元,而且可以发挥村集体的中介桥梁作用,还能更好地提升土地要素价值。而以"个体"作为帮扶对象时,拓荒成本负担较重,要素价值提升空间相对狭隘,贫困户的安土重迁、惯性延后等主观心理也会进一步弱化扶贫效果。因此,最优帮扶对象的路径选择可能为土地要素流向村集体,在村集体的帮扶引导以及企业的后续拓荒下发展多元产业,并吸引外部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同时贫困户作为劳动力积极参与产业用地扶贫。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8+172 +172-17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战略思考 [J].
严金明 ;
李储 ;
夏方舟 .
改革, 2020, (10) :19-32
[2]   公共服务供给、生计资本转换与相对贫困的形成——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许源源 ;
徐圳 .
公共管理学报, 2020, 17 (04) :140-151+175
[3]   人情式政策动员:宗族型村庄中的国家基层治理逻辑——基于江西省余江县宅改案例的分析 [J].
吕萍 ;
胡元瑞 .
公共管理学报, 2020, 17 (03) :150-163+176
[4]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影响因素分析 [J].
舒辉 ;
胡毅 .
中国流通经济, 2020, 34 (01) :30-41
[5]   三权分置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运行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J].
彭澎 ;
刘丹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11) :32-50
[6]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减贫目标及战略重点 [J].
张琦 ;
孔梅 .
改革, 2019, (11) :117-125
[7]   农村扶贫方式的政策取向及其演进逻辑——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文本梳理 [J].
王建华 ;
杨才园 ;
谢玉梅 .
改革, 2019, (09) :138-148
[8]   融合精准扶贫诉求的“多规合一”规划结构耦合模型研究:以昆明市寻甸县为例 [J].
夏方舟 ;
张东昇 ;
严金明 .
中国土地科学, 2019, 33 (06) :18-27
[9]   多维贫困视角下土地整治的减贫成效评价 [J].
贺胜年 ;
史志乐 ;
王升 .
农村经济 , 2019, (04) :47-55
[10]   中国精准扶贫土地整治的典型模式 [J].
臧玉珠 ;
刘彦随 ;
杨园园 ;
王永生 .
地理研究, 2019, 38 (04) :85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