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亚型IFN-α对STAT1表达的影响

被引:0
|
作者
卢年芳 [1 ]
郑瑞强 [1 ]
林华 [1 ]
黄爱龙 [2 ]
杨德刚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关键词
干扰素-α;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重组;
D O I
10.19460/j.cnki.0253-3685.2006.10.001
中图分类号
R392 [医学免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不同亚型干扰素α(IFN-α2b、IFN-α2a、IFN-α1b)对HepG2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STA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000IU/mlIFN-α2b、IFN-α2a、IFN-α1b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4、8、16、24h后,用RT-PCR的方法扩增STAT1目的片段,用T-A克隆方法构建定量的标准模板,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IFN-α2b、IFN-α2a、IFN-α1b作用后HepG2细胞内STAT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经IFN-α2b、IFN-α2a、IFN-α1b处理后,HepG2细胞内的STAT1mRNA水平较未用IFN-α的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并于IFN-α处理8h后STAT1mRNA水平达高峰。此时,IFN-α2b、IFN-α2a和IFN-α1b的STAT1mRNA水平(×107copies/ml)依次为3·59±0·25、2·73±0·43和4·85±0·55,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IFN-α作用于HepG2细胞后,IFN-α1bSTAT1mRNA的表达水平最高,IFN-α2b次之,IFN-α2a最弱。间接说明IFN-α1b的抗HBV活性较强,IFN-α2b次之,IFN-α2a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901 / 9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