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教学的信息技术疏离感

被引:43
作者
李芒
申静洁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性; 教育性疏离感; 非教育性疏离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信息技术作为驱动教学现代化的动力因素,被高姿态地请入教育系统,却无大为地旁站于教学活动的边缘。针对这个"反常"现象,必须基于技术、教育性及人三者的关系结构,从技术客体的自在问题、作为技术主体的教师、教学与信息技术关系的失衡等方面,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产生疏离感的成因。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从教育性疏离感与非教育性疏离感两方面辨析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疏离感,提出内含教育性的"疏离感"具有应然性的观点,使技术的外部表现形式服务于教学及其主体的内部真实需求,促使技术与教师形成一体化的"凝合型劳动力",从而有效解决教师的非教育性疏离感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形态变革的逻辑、形式、内容与路径 [J].
吴南中 ;
夏海鹰 ;
张岩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1) :24-33
[2]   信息技术引领教学改革及其辨正——兼议“屏幕改变命运” [J].
赵冬冬 ;
朱益明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1) :41-48
[3]   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是一门“娱乐学” [J].
马和民 ;
王德胜 ;
尹晗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 (05) :56-66
[4]   虚拟现实体验能替代实地旅游吗?——基于威士伯峰虚拟现实体验的场景实验分析 [J].
甘露 ;
谢雯 ;
贾晓昕 ;
周涛 .
旅游学刊, 2019, 34 (08) :87-96
[6]   新兴技术助力教育生态重构 [J].
杨宗凯 ;
吴砥 ;
陈敏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2) :1-5
[7]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革命 [J].
蔡瑶 ;
徐玉生 .
中国高等教育, 2018, (23) :18-20
[8]   破坏性创新:技术如何改善教育生态 [J].
顾小清 .
探索与争鸣, 2018, (08) :34-36
[9]   多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一个矛盾的复合体 [J].
郑玉玮 ;
崔磊 .
电化教育研究, 2016, 37 (11) :18-24
[10]   游戏化有用吗——教育领域实证研究的比较分析 [J].
孙凯 ;
左美云 ;
孔栋 .
电化教育研究, 2016, 37 (11) :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