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40
|
作者
邵景安 [1 ]
张仕超 [2 ]
魏朝富 [2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大型水利工程; 建设阶段; 三峡库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使用5期TM/ETM数据,借助动态度、综合指数和程度变化指标,旨在对比理解不同建设阶段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与轨迹。结果表明:①耕地与林草地间的转换、耕地和林地被建设占用、林草地互换和耕地、林地与草地被水体淹没是三峡工程整个建设20年来土地利用转换的主要方式;②不同建设阶段因驱动者出现的时序不同和作用程度的差异,土地利用及其驱动者在总体格局框架下体现出显著的细部轨迹;③整个工程建设的20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相对平稳,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而利用程度的变化总体呈降低趋势,带有正"W"型的动态格局;④主要土地利用转换方式在空间上的分布广度和集聚度具有较大差异,主体性工程对主要土地利用转换方式的影响呈现强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对水利工程胁迫下土地利用的理解,为未来适应性土地利用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89 / 220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三峡库区优质柑橘产业带建设土地整理模式
    张仕超
    尚慧
    余端
    魏朝富
    [J].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 2099 - 2108
  • [2] 基于RS与GIS的三峡库区万州区近22年土地利用变化
    曾凡海
    张勇
    张晟
    杨春华
    雷波
    [J].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1, 33 (03) : 43 - 46
  • [3] 三峡库区近5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邵怀勇
    仙巍
    杨武年
    周万村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2) : 453 - 458
  • [4]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许其功
    刘鸿亮
    席北斗
    沈珍瑶
    魏自民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12) : 83 - 86+122
  • [5] 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流转的农户解释:对重庆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
    邵景安
    魏朝富
    谢德体
    [J]. 地理研究, 2007, (02) : 275 - 286
  • [6]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肖文发
    雷静品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 138 - 144
  • [7] 城市及其边缘地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于兴修
    高华中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02) : 47 - 51
  • [8]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刘纪远
    刘明亮
    庄大方
    邓祥征
    张增祥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 1031 - 1040+1058
  • [9]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支柱产业选择
    毛汉英
    高群
    冯仁国
    [J]. 地理学报, 2002, (05) : 553 - 560
  • [10] 三峡库区土地持续利用潜力与途径模式
    刘彦随
    冯德显
    [J]. 地理研究, 2001, (02) : 139 -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