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一种新世纪的选择

被引:32
作者
葛鲁嘉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关键词
心理学本土化; 新心性心理学; 心理文化; 心理生活; 心理环境;
D O I
10.15939/j.jujsse.2005.05.019
中图分类号
B84 [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 ; 0402 ;
摘要
中国本土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即从对西方或外国心理学的模仿和复制中解脱出来,使之植根于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传统和挖掘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来自于当代心理学演变和根源于本土心理文化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新世纪发展的道路。新心性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有三个核心内容:“心理文化”是对心理学本土传统的新挖掘;“心理生活”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理解;“心理环境”是对心理学环境因素的新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 [J].
葛鲁嘉 ;
陈若莉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05) :79-87+97
[3]  
心理学通史.[M].龚浩然[卷]主编;杨鑫辉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  
拓扑心理学.[M].[德]库尔德·勒温(KurtLewin)著;竺培梁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  
中国心理学史.[M].高觉敷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高觉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