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

被引:190
作者
鲁洁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南京
关键词
人的本性; 超越性的存在; 教育的期待; 病态适应; 道德问责;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4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不仅具有把握"在场"生活的能力,还可能对"尚未到场"的生活作出反应。突破现存生活的规定性,作出超乎现实的追求,正是人的特性。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存在是:把超越和创造作为生活取向、能对现存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具有自我超越意识和能力的人。当今的教育是一种病态性适应的教育,它背离了超越性的期待,把学生紧紧捆绑在应试等不合理教育体制之中。面对这种病态的教育,我们每个当事者都不能违避道德上的拷问。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29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社会的精神基础[M]. 三联书店[俄]C.谢·弗兰克著, 2003
[2]  
现实生活世界[M]. 吉林教育出版社 , 贺来著, 1998
[3]  
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日)小原国芳著, 1993
[4]  
人性能达的境界[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美)马斯洛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