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7.29”γ中尺度短时局地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被引:17
|
作者
陈双 [1 ,2 ]
王迎春 [3 ]
张文龙 [2 ]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2]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3] 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局地暴雨; 新生雷暴; 对流系统; 冷池出流; 低层垂直风切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加密自动站、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多种稠密观测资料,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反演的对流层低层热力动力场,对2009年7月29日发生在北京香山地区的局地暴雨过程(简称"7.29"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局地新生雷暴引发的γ中尺度局地大暴雨过程,其发生发展突然、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降水强度大;降水环境场上,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使得新生雷暴的触发不需要太强的辐合抬升机制;北京北部山区雷暴冷池出流形成的300 m左右厚度的边界层偏北风与环境场偏南风的辐合,对香山雷暴的新生起到关键触发作用,有利的局地水汽条件为香山雷暴产生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香山雷暴发生后,由于缺乏雷暴冷池出流与环境低层垂直风切变的相互作用,导致香山雷暴难以获得有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在其发展成熟后很快消亡;复杂地形在对流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雷暴新生前期通过山前辐合抬升起到触发机制作用,另一方面对大气垂直上升运动起到增幅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复杂地形下北京雷暴新生地点变化的加密观测研究
    张文龙
    崔晓鹏
    黄荣
    [J]. 大气科学, 2014, 38 (05) : 825 - 837
  • [2] 对流层低层偏东风对北京局地暴雨的作用
    张文龙
    崔晓鹏
    王迎春
    李青春
    黄荣
    [J]. 大气科学, 2013, 37 (04) : 829 - 840
  • [3] 复杂地形下北京一次局地雷暴新生和增强机制初探
    黄荣
    王迎春
    张文龙
    [J]. 暴雨灾害, 2012, 31 (03) : 232 - 241
  • [4] 中尺度模式探空资料在北京局地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张文龙
    范水勇
    陈敏
    [J]. 暴雨灾害, 2012, 31 (01) : 8 - 14
  • [5] 复杂地形下雷暴增强过程的个例研究
    陈双
    王迎春
    张文龙
    陈明轩
    [J]. 气象, 2011, 37 (07) : 802 - 813
  • [6] 三种探空资料在各类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魏东
    孙继松
    雷蕾
    杨波
    时少英
    [J]. 气象, 2011, 37 (04) : 412 - 422
  • [7] 北京干湿雷暴过程的地基微波辐射资料对比分析
    王婷婷
    王迎春
    张文龙
    [J]. 暴雨灾害, 2011, 30 (01) : 11 - 18
  • [8] 一次局地短时大暴雨中-γ尺度分析
    王丽荣
    刘黎平
    王立荣
    郭卫红
    杨荣珍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1) : 217 - 225
  • [9] 2008年7月4日北京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强对流分析
    雷蕾
    [J]. 气象, 2008, 34(S1) (S1) : 100 - 104+309
  • [10] 北京“7.10”暴雨β-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何立富
    陈涛
    周庆亮
    李泽椿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5) : 655 - 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