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贡献存在拐点吗?——来自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证据

被引:22
作者
张明志 [1 ]
余东华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城市类型; 城市生产率; “Williamson效应”;
D O I
10.19361/j.er.2018.06.02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120405 ;
摘要
服务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阶段性作用的差异将影响城市服务业的布局策略。随着城市规模体量逐渐增大,服务业的集聚度也日益提升,集聚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将引发"拥塞效应"。本文尝试引入城市类型这一新视角,在提出"总体拐点存在论"和"分类型拐点差异论"的基础上,系统阐释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作用的阶段性及区域性差异,并采用中国1999-2015年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贡献存在拐点;沿海城市、省会城市拐点后的抑制效应相对平缓,而非沿海城市、非省会城市则更加剧烈;资源型城市拐点前后集聚效应变动均较为平稳。城市服务业集聚不宜作为城市生产率提高的长效作用机制,寻求新的集聚模式、经济增长极对于提高城市生产率变得更加迫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吗 [J].
伍先福 ;
杨永德 .
财经科学, 2016, (11) :79-90
[2]   产业集聚和工资“俱乐部”:来自地级市制造业的经验研究 [J].
谢露露 .
世界经济, 2015, 38 (10) :148-168
[3]   集群地区生产率优势的来源识别:集聚效应抑或选择效应? [J].
刘海洋 ;
刘玉海 ;
袁鹏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3) :1073-1092
[4]   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集聚力的门槛效应研究——35个大中城市的经验分析 [J].
张黎娜 .
经济评论, 2015, (02) :13-28
[5]   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行业异质性的视角 [J].
沈能 ;
赵增耀 ;
周晶晶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5) :83-95
[6]   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J].
王晶晶 ;
黄繁华 ;
于诚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3) :48-58
[7]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 [J].
孙浦阳 ;
韩帅 ;
许启钦 .
世界经济, 2013, 36 (03) :33-53
[8]   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城市数据的再检验 [J].
刘修岩 ;
邵军 ;
薛玉立 .
南开经济研究, 2012, (03) :52-64
[9]   地理与服务业——内需是否会使城市体系分散化? [J].
陆铭 ;
向宽虎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3) :1079-1096
[10]   城市集聚经济微观机制及其超越:从劳动分工到知识分工 [J].
齐讴歌 ;
赵勇 ;
王满仓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