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正义在中国:问题与解决

被引:7
作者
张国清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分配正义; 经济; 初级产品; 农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现代社会关系的基础在于实际地存在着一套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在公共领域,我们实际上不是信任任何一个个体,而是信任一套特定的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制度。人只有从社会、政治、法律等公共领域中得到了应得的,才会产生这样的信任。这些制度的正当性源于得到论证的公平原则。罗尔斯对公平正义的论证和对差别原则的强调,为我们审视社会公平涉及的政治正义和分配正义问题指明了方向。皮凯蒂对R>G不等式的发现则揭示了"拼爹资本主义"的功利逻辑,为我们探索实现分配正义的道路提供了数据佐证。正义就是人得其应得,社会应得是分配正义的本质,每个人均等地分享社会应得,是回到社会公平的重要起点。人人均等地分享社会基本资源,是分配正义的根本要求。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领域,如何公平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均等地分配社会资源,已经成为中国迫切的社会问题。社会应得理论将为此提供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7+7+11 +7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D].杨昕.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 06
[2]   中国家庭资产状况及住房需求分析 [J].
甘犁 ;
尹志超 ;
贾男 ;
徐舒 ;
马双 .
金融研究, 2013, (04) :1-14
[3]   中国草地农业系统与耕地农业系统的历史嬗替——《中国农业系统发展史》序言 [J].
任继周 .
中国农史, 2013, 32 (01) :3-8
[4]   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社会风险的应对 [J].
洪大用 ;
张斐男 .
学习与探索, 2013, (02) :28-31
[5]   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来自贫困地区的证据 [J].
张晓波 ;
杨进 ;
王生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 (01) :54-72
[6]  
生活质量.[M].(印) 森 (Sen;A.) ; (美) 努斯鲍姆 (Nussbaum;M.) ;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8]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  
遏制学区房倒卖;上海静安规定每户五年内只有一次机会..梅柯;枊九邦;.第一财经日报.2014,
[10]  
教育部严查以钱择校以权入学..张晓鸽;.京华时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