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权稳定性与农业绩效、农户经营行为分析

被引:4
作者
孔祥建
机构
[1] 平顶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承包制; 农地投资; 农户经营行为; 农地产权;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09.02.017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地权稳定性、农地长期投资及农业绩效之间逻辑关系的文献综述出发,利用农地投资回收模型主要分析了农地地权期限对农户投资水平、农业技术选择、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效率与公平权衡中国农地所有制改革,当前最有效率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制,推行使用权创新——土地承包权物权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地产权冲突、经济绩效与土地制度创新差异化原则——《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法与经济学分析 [J].
黄少安 ;
刘明宇 .
财经问题研究, 2008, (04) :3-11
[2]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 [J].
张红宇 .
中国农村观察, 2002, (02) :21-33+80
[5]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经营行为的研究 [J].
李岳云 ;
蓝海涛 ;
方晓军 .
中国农村观察, 1999, (04) :41-47
[6]   中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及评价(待续) [J].
黄季 .
中国农村观察, 1999, (01) :4-11
[7]   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J].
姚洋 .
中国农村观察, 1998, (06) :3-12
[8]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 2005
[9]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 商务印书馆 , (美) 约翰逊, 2004
[10]  
新制度经济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卢现祥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