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立法模式之批判与重构

被引:38
作者
孙洪坤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立法模式; 专门立法;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7.01.005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30106 ;
摘要
环境公益诉讼立法模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实施的法治效果。目前我国采取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附属型模式,在立法技术、立法听证、立法评估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且还只是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实践的初步探索,离真正的环境公益诉讼的科学立法之路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从立法条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意义上而言,环境公益诉讼专门立法型模式的提出不仅是我国环境法领域的一场程序立法革命,而且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法律体系法制化的一场绿色革命,对于走向通过环境程序法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法治化道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体建言是:构建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公益救济的立法模式;建立公共执法为主的起诉模式,能动司法为主的审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论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与定位——兼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 [J].
李艳芳 ;
吴凯杰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02) :2-13
[2]   立法的创制性:审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另一视角——以浙江省为例 [J].
韩旭 .
新视野, 2015, (03) :54-60
[3]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J].
习近平 .
求是, 2015, (01) :3-8
[4]   立法与改革:以法律修改为重心的考察 [J].
付子堂 ;
胡夏枫 .
法学研究, 2014, 36 (06) :47-62
[5]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双重观察——兼论《民事诉讼法》第55条之完善 [J].
孙洪坤 ;
陶伯进 .
东方法学, 2013, (05) :115-124
[6]   我国民事检察的功能定位和权力边界 [J].
Law and Policy Research Office of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
中国法学, 2013, (04) :120-134
[7]   立法技术评估的探讨 [J].
汪全胜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 30 (05) :85-91
[8]   宪法视野和宪政界域中的公益诉讼 [J].
陈云生 .
法学研究, 2006, (06) :150-151
[9]  
十八大以来的法治变革[M]. 人民出版社 , 佟丽华, 2015
[10]  
哈特论边沁[M]. 法律出版社 , 哈特,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