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文主义民法观的产生和影响

被引:6
作者
徐国栋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物文主义; 西塞罗; 公私法划分; 人文主义;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9.01.012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把物文主义的民法观的起源追溯到西塞罗时代,探讨西塞罗的市民法定义及其思想和经济基础,以及由此而来的政治态度,得出物文主义的民法观属于有产阶级的初步结论。以此为基础,继续探讨西塞罗的市民法观对于英语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乃至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结论是:物文主义的民法观具有追求公私法的明确界线的积极价值,但无产阶级国家对它的采用具有荒谬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再论民法中人格法的公法性——兼论物文主义的技术根源 [J].
徐国栋 .
法学, 2007, (04) :3-15
[2]  
纽约州民法典草案.[M].(美) 菲尔德;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  
罗马法教科书.[M].(意)彼德罗·彭梵得(PietroBonfante)著;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  
立法理论.[M].(英)吉米·边沁著;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5]  
论演说家.[M].[古罗马]西塞罗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  
朱古达战争.[M].(古罗马)撒路斯提乌斯(GaiusSallustiusCrispus)著;王以铸;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95,
[7]  
政府片论.[M].(英)边沁(JeremyBentham)著;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
[8]  
西方国家民商法概要.[M].江平 编著.法律出版社.198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8,
[10]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德]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著;张仲实 译.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