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传播活动的“空间转向”

被引:30
作者
肖荣春 [1 ,2 ]
机构
[1]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2]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关键词
新媒体; 空间; 传播活动;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4.02.006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文从梳理空间理论的思想脉络和传播研究的"空间转向"出发,阐释了"微博赋权"、"日常消费"和"自传播"等空间实践,并简述了空间理论的传播学意义与启示。本文认为新的传播实践将酝酿空间变革,传播研究需要我们从"空间转向"入手,进入日常生活,研究当前传播活动的"空间实践",把传播活动与其特定的"空间实践"结合起来考察,关注新兴传播技术、社会关系、传播行为等在空间实践的多重运作。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 [J].
王斌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18 (03) :58-67+112
[3]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 [J].
夏雨禾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 18 (04) :60-69+110
[4]   解析卡斯特尔的网络空间 [J].
陆扬 .
文史哲, 2009, (04) :144-150
[6]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 [J].
张子凯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0-14
[7]   赛博空间:当代文化定义的困惑与转机 [J].
马克·波斯特 .
学术月刊, 2007, (06) :39-46
[8]   传播学研究的空间想象力 [J].
袁艳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 (01) :45-50+95
[9]   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 [J].
陈树强 .
社会学研究, 2003, (05) :70-83
[10]  
日常生活实践.[M].(法) 塞托;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