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10
作者
李松龄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按要素贡献分配; 按劳分配;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904028
中图分类号
F014.39 [资本和剩余价值];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个与相对剩余价值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辩证认识二者的差异性,能为新时代界定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合理边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两个概念存在一定差异。资本占有相对剩余价值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不应当归资本占有,而应当转换为劳动者的收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占有超额剩余价值,有利于激励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才有可能保障资本贡献归资本所有者所得。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共享发展的能力,能够增强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只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才能保证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对超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J].
李松龄 .
经济问题, 2018, (09) :22-30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3]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