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命意义、心理弹性和自我和谐的关系

被引:9
|
作者
张如敏 [1 ]
陈文霞 [2 ]
黄小芬 [2 ]
蒋怀滨 [2 ]
机构
[1]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终身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生命意义; 心理弹性; 自我和谐; 中介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4 [老年人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203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生命意义、心理弹性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方便取样与入户访问方式选取25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用中文生命意义问卷(C-MLQ)、心理弹性量表(PRS-25)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调查。结果 SCCS得分在性别、学历和经济状况的不同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小学文化水平、初中及其以上和本科以下文化水平者均高于本科及其以上水平者,月退休金1 000元以下者高于2 000元以上者(均P<0.05)。但文化程度为初中及其以上本科以下文化的老年人SCCS得分与小学文化水平的老年人差异不显著(P>0.05);月退休金为1 000~2 000的老年人SCCS得分与月退休金为1 000以下的老年人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SCCS平均得分与C-MLQ、RS-25平均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26、-0.31,均P<0.05),C-MLQ平均得分与RS-25平均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5);C-MLQ得分能正向预测RS-25得分(β=0.453,P<0.05),且RS-25负向预测SCCS得分(β=-0.197,P<0.05),C-MLQ得分对SCCS得分具有直接预测作用,RS-25得分在C-MLQ得分和SCCS得分之间起着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68)。结论老年人生命意义对自我和谐有直接预测作用,且完全通过心理弹性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相关结果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改善与和谐心理的促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39 / 25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
    王孟成
    戴晓阳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5) : 459 - 461
  • [2] 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
    许燕
    [J]. 北京社会科学, 2006, (S1) : 60 - 64
  • [3] 人格维度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崔红
    王登峰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6) : 10 - 12
  • [4]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温忠麟
    侯杰泰
    张雷
    [J]. 心理学报, 2005, (02) : 268 - 274
  • [5] 杭州市空巢老人心理韧性横断面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黄维肖.杭州师范大学. 2013
  • [6]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H.Erikson)著, 1998
  • [7] 人生的真谛[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美)弗兰克尔(Frankl, 1994
  • [8] Post-traumatic distress and the presence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meaning in life: Experiential avoidance as a moderator[J] . Todd B. Kashdan,Jennifer Q. Kan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2010 (1)
  • [9] Meaning Therapy: An Integrative and Positive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J] . Paul T. P. Wong.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 2010 (2)
  • [10] Meaning in life across the life span: Levels and correlates of meaning in life from emerging adulthood to older adulthood[J] . Michael F. Steger,Shigehiro Oishi,Todd B. Kashdan.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 2009 (1)